中國陶瓷網訊7月2日,中國設計公開課南京站在南京涵碧樓酒店圓滿落下帷幕,在「自然語境下的舒適空間主張」這一主題下,goa大象設計韓中強、名谷設計潘冉及廈門嘉和長城孫少川三位大咖帶來了關於自然、人文及科技的設計分享。 「城市相對論」環節,南京設計師李浩瀾、許智超、王阿萍、李中偉、魏士能、王瑞、王一川就「在創造舒適人居空間的過程中,自然與科技是朋友還是敵人」這一話題展開探討,唇槍舌戰,一展南京設計圈風采。
責任擔當:媒體、企業、協會共同協助
新浪家居副總經理兼新浪家居行銷中心總監王曉潔致詞
南京作為2019中國設計公開課的第四個落地城市,也是今年活動承前啟後的重要一站,主辦方之一的新浪家居副總經理兼新浪家居行銷中心總監王曉潔深有感觸,她認為到了這個節點,「新浪家居會透過這半年對於中國設計產業的觀察,去思考接下來的方向,為設計界帶來更多更好的內容」。
亞細亞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總經理鄭錢致詞
作為陪伴中國公開課兩年歷程的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優秀本土品牌,亞細亞瓷磚企業代表,亞細亞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總經理鄭錢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能夠借助公開課這個品牌“幫助南京設計師拓寬視野,為更多青年設計菁英建構起交流的平台,讓各位在這裡找尋屬於自己的新人居解答」。
南京市裝飾產業協會秘書長孫建設致詞
中國設計公開課南京站活動的成功舉辦,也離不開當地的權威設計協會助力,南京市裝飾行業協會秘書長孫建設特意登場致辭,他發現在時代發展的脈絡下,設計師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設計平台的資源整合與互動,同時他也相信「中國設計公開課必將為南京設計師產業的發展掀開嶄新的一頁」。
獨家解讀:南京新人居空間「九月森林」
作為中國設計公開課的王牌課程,南京站的「沉浸式體驗課」在當天上午由參觀計畫的主創設計師、名谷設計機構創始人潘冉親自帶隊,在南京金基“九月森林”內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參觀講解,從空間的佈局到日光的運用,潘冉事無巨細的進行了設計心得的分享,在他看來,九月森林計畫“不做東方的元素,只做東方的精神”,從而才能打造出東方美學建造與自然環境的絕美融合。
在「沉浸式研討會」中,參觀的南京設計師也與帶領講師潘冉一同探討了關於“九月森林」的風格定位,小戶型電梯訂製等實際的設計問題,從外地趕來參加的設計師更是首次有機會與主創設計師面對面對談,解答心中疑問。< /p>
多角度分享:自然、人文、科技的舒適空間打造
▼建築設計課程
goa大象設計總建築師、合夥人韓中強以“情·境:融入自然的山地建築設計”為課程主題,從“北京檀香府”和“雲安小鎮”入手,分享了goa大象設計關於山地建築設計的思考,“雲安小鎮”作為一座富含自然韻味的科技辦公園區,致力打造成東方的“森林矽谷”,建築外觀呼應山勢,山體倒映玻璃外牆,充分融入自然,同時建築與景觀並行設計,打造了空間的穿透力。
▼室內設計課程
名谷設計機構創辦人潘冉帶來主題為「直面自然的抒情」的設計分享,他擅長在作品中融入東方美學精神,以窗作景,用魏晉風度表現空間狀態、解決空間關係,用建築手法建立空間秩序,從內部庭院的設計呈現,到餐廳包間如何表現街巷感,潘冉對於當代人居空間的研究不僅離不開日常的觀察,也得益於自己的獨到思考。
▼室內設計課
廈門嘉和長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設計總監孫少川認為“每個尺寸都有自己的邏輯關係”,在人居空間中,他更關注居住人的身心變化,從人與物的關係摸索,將科學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他透過對風和氣流的研究,倡導做「低碳高效」的空間設計,以科學數據來論證設計結果。
設計博弈:自然與科技孰敵孰友
中國設計公開課南京站最終壓軸出場的「城市相對論」環節,由浩瀾設計機構創始人李浩瀾主持,許智超、王阿萍、李中偉、魏士能、王瑞、王一川六位南京設計師同台思辨,關於「在創造舒適人居空間的過程中,自然與科技是朋友還是敵人」這一話題,每位設計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精彩觀點不斷激發,舞台金句頻出。
南京實景結團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設計總監許智超
許智超:自然是自然而然,是舒適的狀態,而不是狹義地定義成地球上原有的東西,空氣是自然,難道淨化過的空氣就不是自然嗎?透過科技手段能讓自然環境與人類能達到更好的平衡和諧。
斯所(南京)設計事務所合夥人/設計總監王阿萍
王阿萍:科技不是敵人,是朋友,科技永遠是服務於自然的,自然是凌駕於科技之上的,我們要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南京璽悅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設計總監李中偉
李中偉:科技能夠幫助設計師在空間設計上成就人類的居住環境,用科技的手段感知自然,為人居環境做出更好的服務與貢獻。
宮匠堂創始人魏士能
魏士能:最好的設計師一定是對人類的發展有著本質的認知,用自然的設計手法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下一代,長此以往才能聚沙成塔。
南京艾荷瑞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王瑞
王瑞:現階段人類所嚮往的自然生活方式,背後其實更多的是科技在為之服務。
江蘇一川建築設計創始人王一川
王一川:在利用科學改造模擬自然現場時,人可以創造更豐富的想像空間,如果說把自然作為第一要素,去探討和闡述人類未來生活時,可能利用科技的手段會變得更豐富。
至此,2019中國設計公開課南京站正式落幕,但關於「中國當代新人居」的話題才剛開始,在今後的中國設計公開課中,我們將繼續把脈未來居住需求,定義人居新高度,並試圖尋找一方家園,來實現所有關於美好生活的想像。下一站深圳,中國設計公開課與深圳設計師們不見。
精彩花絮
設計師簽到
南京設計師接受媒體訪問
「科學人居 健康生活」
亞細亞瓷磚三大核心產品展示
(本文為企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