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歐小諾
這天氣乍暖還寒的時候
我們的卡薩羅日本探索之旅小分隊
也結束了精彩的行程滿載而歸
其中最叫人印象深刻的
莫過於那充滿復古韻味的町屋
和日本設計師們創作的民宿設計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認識
日本的町屋與民宿改造
町屋之間
500年未改變的尋常巷陌
町屋是日本傳統的住宅,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而最原滋原味的町屋建築群就集中在京都,堪稱為京都景觀與文化的象徵,所以又常叫作「京町家」。
△走進京都町屋建築群,重回江戶時代
這種木格子架結構的連體式建築,用傳統的泥土磚徹頂,一般為兩層樓,戶型狹長,帶有安靜的庭院。昔日的商人、手工藝者往往將町屋作為他們工作和居住的場所,功能上類似中國的街屋,前面是店,後面居住。
△對,大概是這樣子的
這種格局的形成,據說是因為當時的稅是按照門面大小徵收的,老百姓們為了逃稅,只好將房子修得這樣細長。
是不是町屋,一眼就能看出來
雖然町屋比較矮小狹窄,但是該有的東西一樣都不能缺,尤其是坪庭。
坪庭是町屋獨有的私家小庭院,一般只有幾平方大,做成與町屋相連的後庭,或者環繞式的中庭,除了增添觀賞性之外,還可以給狹長的町屋提供採光和通風。
△看起來寬敞,是因為相機鏡頭買得好
實際上是非常小巧精緻的
受日本枯山水庭院的影響,日式坪庭的造景一般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材料有竹木、青苔、碎石、岩石塊等,一般都有石板道或石廊階,裝飾物包括手水缽、石燈籠等,造成一個微觀山水的意象。
△換一個角度看,真的是很精緻的庭院
町屋的外牆邊緣一般還會設置有“犬矢來”,這是一種竹木製裝置,一般做成罩形或柵板,在牆地面之間形成一個坡度,把牆腳擋起來。
△這個有點曲線的物體就是「犬矢來」
町屋一般為土木主材,據說此裝置是用來防止狗在牆角處大小便,腐蝕房子和發臭,另外也可以防止小偷爬上屋簷盜竊(然而小諾君對其防盜性能深感懷疑)。
講真的,其實一點都不詩意
來到日本,如果你還住在現代飯店裡,而不是町屋民宿,那你這一趟就算是白走了。
我們從照片或電視劇上看,日本的住宅總是一派清淨寬敞的居室,臨近庭院池塘,再品上一杯茶,非常詩意自在。嗯,那都是為所欲為的有錢人家才能享受到的。
△小諾君知道你們想的是這種,然而並不是
身為京都老百姓的生活居所,傳統町屋都很狹小,一般只有3米多寬,樓層低矮,門戶隔音隔熱效果也比較差,如果真要用詩意來總結的話,那隻能說是:
夏熱冬寒躺地板,雞鳴狗吠夜漫長
△沒錯,這才是現實
也因為環境惡劣,加上年久失修,所以日本許多老町屋都已經被拆除,而僅餘的町屋空置率也很高。
嗯,直到那些大咖們對它出手-
日本町屋改造早在20世紀初就開始,現在保留下來的多為五、六十年代的產物。隨著京都町屋保護計畫的推行,町屋的改造也變得專業化,改造的方向除了變成半商業化的民宿,還有精品商店、展館、餐廳、咖啡廳等。
△經過改造的町屋民宿
許多知名的日本本土設計師,包括竹內誠一郎、小杉陽子、隈研吾等,也創作了許多經典的町屋改造作品。
△竹內誠一郎的町屋改造住宅
保留了靈妙的町屋佈局以及木結構基礎
現代材質與設計元素和諧融入
相容了現代居住與文化美感的需求
△小杉陽子的町屋改造
沿襲了前店後住的傳統功能
溫木色與復古裝飾結合
重塑老町屋的歷史情懷
從老舊過時的傳統建築
到宜居又有文化靈魂的現代房
日本的設計師們透過町屋的存續與新生
帶給我們無窮的啟發與創想
2019年10月,卡薩羅縱橫世界設計旅團再赴暌違一年的日本。在本次行程中,我們跟隨竹內誠一郎、小杉陽子等設計大師的腳步,深入探討了日本町屋改造、城市建築設計等的文化根源與創作理念。
馬上追蹤卡薩羅縱橫世界設計之旅,看更多日本風情